好的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对比控制

之前写了一个文章工作篇:解决问题的几个基本原则 (更新版) ,介绍解决问题的几个基本原则,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中对实验设计有些感慨,正好结合之前的阅读和六西格玛知识学习,整理一个“好的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工作中的一些案例,顺便加深自己的思考。

为什么要关注“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往个人的角度来说,是避免浪费自己的资源(时间、精力),避免让自己陷入盲目的实验之中,避免事倍功半甚至完全无效或误导性的实验结果。往大了说,做不好实验,就是浪费公司的资源。

我们常说思考的价值和方法论的价值,用思考优化行动。当然我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能走向重视思考而轻视实验的境地,思考也不能代替实验,思考也不能也没有必要完全避免实验犯错,数据总会有无法解释的地方,这就是实验和思考的乐趣所在。

好的实验设计的几个原则,我暂且想到的工作中最常用的三个方面,一是对比控制,二是控制波动,三是理想化。 我分成三篇文章分享,实验案例写得比较简单,有机会再单独介绍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实验案例,此处就不展开说太多细节了。


好的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对比控制

《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告诉我们,实验就像分析黑匣子,我们通过调控输入变量,观察输出变量,来不断加深对黑匣子的认识。 而这种控制过程,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对比。

《麦肯锡交给我的思考武器》中有一句话,我经常挂在嘴边,“分析的本质是比较”,具体又包括三个方面的比较:两两对比,含量的比较(多组分的和为1,常用扇形图描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时间趋势就是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对比)。

本文就是要适当展开说说这句话在实验设计中的运用。

“分析的本质是比较”,类似的实验设计在我的工作研究中经常用到,所以这是最基本但也最重要的实验方法论,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实验结论。

工作中如果有人推出一个结论或判断,第一意识就是,这个结论的分析过程是什么,是否有最基本的对比。 比如有人说“这个配方挺好“,那是怎么得出”好“这个结论的? 或者说”这个原料是合格的“,这其中又是谁和谁的对比,对比了什么项目。

所以时刻记住“分析的本质是比较”,更重要是充分的意识到它,并用来分析自己和别人的逻辑推理是否有理有据。

看起来很简单,但总有人会忘了这一点。

比如要研究含膨润土的洗发水的控油功效,我们只给客户提供一个样品,就是“含有特定膨润土含量的洗发水”,让客户去评估功效,这样对吗? 当然是不对的。

这里我们可以忽律膨润土含量的对比,因为我们可以根据经验推断某一个添加量是最优的添加量(含量的比较),那么我们要去分析膨润土是否有助于控油,那就应该对比“有vs无”的控油功效,那至少就应该提供两个样品,一个是含有膨润土的洗发水,一个是不含有膨润土的洗发水。

除非我们的目标不是去研究膨润土的功效,那我们对比的对象就有作出改变。 所以值得强调的是,实验目标决定了我们的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这一点比“分析的本质是比较”更基础的知识点了。

具体到如何设定控制组,则又可以细分成多种情况,比如空白对照组(顾名思义是空白,不添加我们要研究的变量),控制组(改变我们要控制的参数,比如更高或更低的膨润土添加量),理想组(一个特殊的控制组,用来模拟极端的条件,或者用来避免干扰因素的波动,后面单独成文细说)。

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对比,这就是假设检验的内容,

再举个例子, 21年上半年有一个化妆品乳液配方的项目,其中的活性物R需要特定的抗氧化剂保护,但是使用抗氧化剂的种类和用量是未知的。怎么办,如何确定合适的种类和用量就是这儿要研究的内容。从对比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找一个空白对照组,即不加抗氧化剂,活性物R的稳定性如何,这是“问题的起点“,然后找一个理想对照组,不论是市售产品,还是自己多加抗氧化剂,我们观察理想状态的活性物R的稳定数据是怎样的。有了这个两个对照组,就很容易识别出不同抗氧化剂的稳定情况,并且明确差距有多少。(问题的定义是什么?)

这就顺便提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个原则——问题的最简化定义是什么?——问题是目标和现状之间的差距!

答案之中同样有“比较”。因此,不仅分析需要比较,清晰的定义问题同样需要比较。比较无处不做,

好的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2:控制波动 (单独整理)

好的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3: 理想化 (单独整理)

2021-11-8 在前几天的草稿上,完善本文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