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查理芒格的一个演讲:芒格在Daily Journal 年会上的演讲,坚定了重读《穷查理宝典》的决心,本文是该书的中英文序言和第一章的读书笔记,在手机软件上重读,顺手复制并粘贴到mweb软件中,汇总得到本文。
该部分的几个关键结论
- 始终坚持从长远考虑,研究并抓住长期的投资机会,而不要在意短期的波动。
- 投资最大的风险是未来是否会出现不可挽回和不可逆的亏损,而不是价格的波动。 (跳出短商业周期,从长商业周期考虑) 所以在股票波动中,单纯的下跌是买家的机会,而不是风险,当然长期来看要有上涨回去的可能性。
- 逆向思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儿了。 研究投资失败的案例, 也是极为重要的生活智慧。
- 检查清单: 收集自己和别人的错误,并整理成checklist,从而确保不在人生和事业上犯致命错误,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 跨学科思维和普世智慧: 好奇心,避免被学术条条框框束缚
- 能力圈: 一个人的真正真知灼见并不多,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做决策。 另外做出一个决策时,考虑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会如何证伪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一种逆向思考。
- 极度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手里只要有一本书,我就不会觉得浪费时间。”查理任何时候都随身携带一本书,即使坐在经济舱的中间座位上,他只要拿着书,就安之若素。
中英文序言
别人恐惧时贪婪,大家都被下跌打得毫无动力时,可能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当然这需要从长远考虑。 (2019年回头看2018年的中国股市,每日成交量都少得可怜,绝对是抄底的好时期,等到19年四月日成交万亿,此时股市就已经热闹非凡,不再是低点了)
绝大多数投资机构都不适用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这是少数投资者的机会。(多数投资者还是期望在短期的股市波动中赚钱,而不是从长期看,低买高卖)
巴菲特最初的投资理念是师承格雷厄姆,核心是“买便宜货”,我前几年看的另外一本书中也是这种理念。查理芒格则引导巴菲特走上了另外的一条投资道路,就是“用合适的价格购买好的股票”。
我从他的身上不仅学到了价值投资的道理,也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他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时机固然重要,但人的内在品质更重要。
查理一生研究人类失败的原因,所以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基于此,他认为人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一生不断提高修养,以克服人性本身的弱点。这种生活方式对查理而言是一种道德要求。在外人看来,查理可能像个苦行僧,但在查理看来,这个过程却是既理性又愉快的,能够让人过上成功、幸福的人生。
我愈发觉得,中国文明的灵魂其实就是士大夫文化,士大夫的价值观所体现的就是一个如何提高自我修养,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大学》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套价值系统在儒家各派中都得到了广泛的阐述,这应该说是中国文明最核心的灵魂价值所在。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商业社会,最开始都是正心和修身, 完善和提高自己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与孔子一样,查理的价值系统内渗而外,倡导通过自身的修行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从而帮助他人。(查理芒格投资致富,同时回馈社会,帮助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类似于中国士大夫的道路, 只不过读书人在古代提高自己的结果是做官为政,今天商业社会则是读书之后赚钱并回馈社会。 )本书第一至第三章介绍了查理的生平、著名的语录,并总结了他关于生活、事业和学习的主要思想,第四章则收录了查理最有代表性的十一篇演讲。其中大多数读者最感兴趣的演讲可能包含下面四篇:第一篇演讲用幽默的方式概述了人生当如何避免过上痛苦的生活;第二、三篇演讲阐述了如何获得普世智慧,如何将这些普世智慧应用到成功的投资实践中;最后一篇演讲则记录了查理最具有原创性的心理学体系,详细阐述了造成人类误判的25个最重要的心理学成因。
本书的开篇是查理的简略传记,它逐年记录了查理从普通的奥马哈孩童变为成功的金融大亨的过程。接着是第二版没有的新内容,查理受到西塞罗的《论老年》的启发,写下了他对晚年的思考,并交给了我们。随后,我们归纳了芒格的生活、学习、决策和投资方法。这部分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查理出乎其类的思考方法和拔乎其萃的工作伦理——这是他获得惊人成功的两大原因。《芒格主义:查理的即席谈话》收录的是他在以往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和西科金融公司年会上的犀利评论。查理正是以这种价值观闻名的:活到老学到老,对知识抱有好奇心,遇事冷静镇定,不心生妒忌和仇恨,言出必行,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有毅力恒心,拥有客观的态度,愿意检验自己的信念等等。
第一章 芒格传略
因为家庭的关系,自己学习医学,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基础物理学并因此锻炼了逻辑思维,物理思维也成为了芒格特别有用的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方式。 上学选择数学专业,因为喜欢数学的逻辑和推理。
“由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种因素的刺激,我曾短暂地钻研过基础物理学。这次钻研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智慧。结果我得到了更多的思维模式,所以我更不会成为寓言中那个‘拿着铁锤的人’。”
查理后来热衷于用物理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认为这是处理各种生活问题的有效技巧。他常常说,任何人要想获得成功,都应该学习物理学,因为它的概念和公式十分美丽地展现了正确理论的力量。
因为战争的需要去学习气象学,退役之后去大学读法律,并继承父亲的职业从事律师工作,因为家庭压力和责任,从事律师工作之外进行投资,积累了经商经验。
兼职工作也尽量避免过度开支。
芒格回老家,在欢迎晚宴上遇到巴菲特,交谈甚欢。巴菲特说服芒格放弃律师事业,投身可以赚更多钱的投资行业。
芒格的投资方式是以长期投资为主,基本上一直持有。
他并没有忘记他祖父教导的铁律: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控制支出【律师工作之外从事保守的兼职工作】
“我想你要是在为心爱的女人购买珠宝,你可能就不会计较花了多少钱。 【理性的芒格,也知道在爱情面前不能计较金钱多少】
查理论吸引客户:“关键是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已经拥有的客户照顾好,其他的自然会来找你。” 这个律师事务所基本上不采用传统的律师事务所营销方式,而是听从查理的建议:“带来新客户的最佳办法就是把案头工作做好”
建议多读传记,从而和“已逝的伟人”交朋友,芒格尤其推崇本杰明富兰克林,富兰克林通过赚钱达到了财务自由,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改良。
巴菲特:实际上,我认为他那些道德品质真的来自他十分敬佩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我是说,他为人诚实正直,他做的总是比他的分内事要多,而且从来不抱怨其他人做了什么。
富兰克林用他自己赚到的钱达到了财政独立的目标,所以他能够专注于社会改良。查理仰慕他的精神导师的这种品质,努力效仿富兰克林。他长年参与管理撒玛利亚医院和哈佛—西湖中学,这两家机构都在洛杉矶,他担任过各自的董事会主席。
我记得他在我们的事务所发表过三次演讲,说的是他在广泛的阅读中遇到的“已逝的伟人”:艾萨克·牛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西蒙·马克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在关于西蒙·马克斯(马莎百货的第二任掌门人)的演讲中那句画龙点睛的评语:“找出你最擅长的事情,然后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当然,这也是查理一贯的生活方式。
选择能够给别人带来价值的工作,而不仅仅是能够赚钱(就像现在的人都一窝蜂选择金融专业或者经济学专业)。
问: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巴菲特:嗯,有一次,有位漂亮的女士坐在查理身边,问是什么因素促成了他的成功,而且不幸的是,这位女士非要查理用一个词来回答。他当时准备了一通几个小时的长篇大论,但是女士强迫他用一个词来概括,于是他说他很“理性”。你知道的,他天生就是很理性的人,并把它用在做生意上。在其他方面,他倒不是一直都很理性,但在生意场上绝对是,那让他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绩。
关于老年的态度:年龄本身不是问题,最大的担忧是年龄增长而智力没有提高! 智力增长可以抵消体力的下降。文章讨论了西塞罗和富兰克林对衰老的看法。
西塞罗的年龄偏好很明显来自于他对智力和体力的看法,他认为前者的价值远远高于后者。他在书中写道:“据说米洛进入奥林匹克竞技场时背着一头牛。现在如果让你选择,你是愿意选择米洛的体力呢,还是选择毕达哥拉斯的智力?”对于西塞罗来说,这是只有一个答案的反问句。 【芒格对年龄的看法,引用了西塞罗的观点,认为年长带来的智力增长更重要】
西塞罗虽然知识渊博,但他还是认为,只要一息尚存,就应该不断学习,自我提高。西塞罗两次意味深长地引用了早期雅典伟人梭伦经常说的话:“活到老,学到老。”
在西塞罗看来,老年人不应该只追求生前的享受。他认为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是努力为后人造福,哪怕自己可能看不到这种努力的结果。
在西塞罗看来,如果你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那么你到了晚年只会比年轻时更加幸福。
富兰克林谈衰老:我想除了又老又胖,我并不那么介意变老。我应该不会拒绝从头到尾把生活再过一遍:只是希望获得惟有作家才有的特权,在再版的生活中修正初版的错误。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的时候,你也就不在了。”
芒格的子女和孙子女介绍了一些芒格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看着挺好,真是个好榜样啊。
朋友和工作伙伴对芒格的评价:聪明,好奇(任何事情只要引起他的注意就会研究彻底),专注(高度集中精力思考时,完全忽略了别人的存在)。
“找出你最擅长的事情,然后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当然,这也是查理一贯的生活方式。
比尔盖茨:查理拥有用简单的描述来抓住要点的本领。
2019.3.28 越南-厦门飞机,重读中文版序言和第一章, 复制到这儿整理读书笔记。
2019.4.4地铁上重读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