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系列:效率/流程/方法论 2020年第一季度

本文总结2020年前三个月,我在效率/流程/方法论上的一些更新和思考。

从2020年开始,每个季度总结一次,不再像前年去年那样每个月或两个月总结一次,以后如果变化更少,就“退化”成半年甚至一年总结一次了。

操作:使用手机上的drafts软件在日常零碎时间收集,然后在mac draft上更新,复制到mweb中发布到我的博客并存档。

放弃sorted3,回到todoist

彻底放弃购买的sorted3,回到todoist的怀抱。
大概19年之前一直用todoist专业版,万能的TB上购买专业版付费,大概每年100元。19年下半年看到“少数派”上一篇介绍sorted3的文章,强调一次性买断,不需要付费,而且功能看着也不错,就放弃todoist付费,买了sorted3,现在用着半年多,发现还是todoist好用。完全不应该“图便宜”和“好奇心态”放弃todoist,又在时间管理工具上浪费了不少时间,以后老老实实用todoist吧!
这也是我在软件之道2:我的效率软件的几点补充 – Zero | 吴玉昆的个人主页中提醒自己的,“保持专注,避免什么都尝试”,我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
这儿也多评论一句”少数派“这一类的效率分享和测评网站,总有新软件新服务,适合于高中和大学生来折腾,但是工作了,还是总看看少数派有啥新软件,那就有点不对了。“每个年龄都应该有每个年龄的优先级”,给自己再提个醒。

readwise尝试和放弃,重心不要放在工具上,重心是内容!

1月份尝试使用Tim ferris推荐的readwise软件,pocket的hightlights(我买了pocket premium,高亮功能无限)自动导入readwise软件,然后用卡片和填空的方式复习,类似于anki的记忆卡片功能!
刚开始觉得特别好,一度还想购买这个软件,但三月份还是控制住了这个冲动,我应该把零碎时间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还是不要陷入这种细节学习了。等以后需要再说。
不过这真是个不错的软件,需要付费,每个月大概30元钱。

Readwise helps you remember more of what you read using two principles borrowed from cognitive science: spaced repetition and active recall.
Another great option for revisiting your highlights is Readwise, which I’ve been using more and more. This tool was introduced to me by my close friend, Mike, who described it thusly: “Basically, you integrate with Amazon [Kindle], and it sends you a digest every day of 5 to 15 of your past highlights from a random selection of books. […] It also integrates with Instapaper and Highly(已经停止注册) so you can grab text from the web. Nice and simple.” As the homepage asks: “Highlighting is great, but what’s the point if you’re never going to see any of those highlights again?”
The Best Books and Articles I Read in 2019 – The Blog of Author Tim Ferriss

我又花了些时间,寻找其他解决办法,比如直接用mweb软件查看instapaper的高亮文字(通过ifttt同步到dropbox文件夹),这样就不用花钱买readwise,但是instapaper的高亮功能也是需要花钱的,折腾啥呢?
How to Automatically Save Your Instapaper Highlights to Ulysses

要么花钱买readwise,要么就不要想着用“自动化工具”偷懒,最后很可能连自动化操作本身都越来越不想做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手动即时收集”,遇到好文章、好文字,直接复制粘贴到draft之中,不要嫌麻烦,这样避免了各种流程折腾;如果嫌麻烦,就买draft订阅。。。
还是老老实实定期整理我认为重要的文章,然后重读一遍吧。

markdown快速高亮文字,提高Mweb写作效率!

我用markdown语言写读书笔记发在博客上,以后更新博客,都是直接从网站上编辑博文,主要是想要用颜色标记关键词和句子。三月份我想,“markdown能支持不同颜色吗?”,于是百度一下,发现真可以,还可以更换各种颜色,比如red,blue等。 这样我就可以整理读书笔记时,同时进行关键词高亮,方便以后快速浏览复习。
但是在mweb中输入对应的代码很麻烦,使用alfred的snippet功能,要输入的文字改成{clipboard},再设置上快捷键(keyboard)实现自动化高亮!!
具体操作时,首选复制要高亮的文字,然后按下快捷键(我用的快捷键是rred输入red高亮,bblue输入blue高亮),搞定,完美的高效率流程!! 这个功能我肯定会长期使用的!

具体方法如下:
Markdown进阶(更改字体、颜色、大小,设置文字背景色,调整图片大小设置居中)_网络_heimu24的博客-CSDN博客
使用我是红色 这个可以进行Markdown的颜色修改,red,blue等,我可以把这个放在“文本替代之中”(Afred的snippet),方便使用!

工作,邮件处理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 Knew About Inbox Zero Is Wrong | WIRED
看待邮件收件箱的“哲学&道理”,准备更新到我的outlook系统博文。
重要的不是清空收件箱,而是找出重要的工作,弄清楚优先级。
不要太频繁的查看邮箱,除非工作真正需要如此,大部分时候邮件都是“异步”的,不需要实时回复,需要实时的就直接电话啊,所以我早晨到单位,先快速过一遍邮件,更新我的任务列表,确定最重要的事情,利用上午的高效时间段,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中午前后和下班前,再看一遍邮件。

narrow dow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all of your inboxes and focus on that.
Mann recommends checking your email at set times every day: when you first walk into the office, at lunch time and before you leave, for example.

How to Email
另外一个介绍高效邮件操作的文章,值得思考,尤其是我最近又“把inbox变成了to to list”了,这样总是让人来回刷收件箱,浪费不少时间。

Life Would Be Better If We Added This Line to Every Email
如何写电子邮件? 言简意赅,突出重点,避免啰嗦!
所以作者建议签名档直截了当的强调“Please don’t write me a novel, I won’t read it”
想起我自己写的邮件,尤其是给美国技术同事写的一些邮件,都是太长了,虽然我认为细节很重要,但是别人未必这样认为。 所以言简意赅说结论,和我计划的下一步工作。

“I also always say to my team: ‘Please don’t write me a novel, I won’t read it.’ I just don’t have the time. Instead, write in the subject line what it is that this is about. And tell me upfront–is a decision needed, or do you need me to look at something, or is it a ‘When you have time, take a look at this’?–so I can prioritize effectively and be responsive when I need to be.”

百度就是个垃圾

搜索引擎百度已死
真是讨厌啊,翻出来这篇文章贴在这儿。
用百度搜索东西,尤其是专业点的东西,总是推荐一些没谱的网站,比如词典网站等,有些网站一看就是SEO处理吸收各种关键词的。

几个小tips

  • iphone上的【录屏】功能,可以通过长按该图标(提前放在控制中心),选择是否打开【麦克风】,这样录屏的时候就可以同时录制声音了!
  • chrome插件:OneTab – Chrome 网上应用店 可以一次性冻结所有标签,避免占用系统内存。【不过我常用的是the great suspender】

Bruno Paz -How I organize my knowledge as a Software Engineer
如何管理知识的文章,放在这儿,作者强调的知识主要是常用代码、文章、备忘录等零碎的内容,网页高亮用diigo(太贵了,后来我用得少了),大知识用notion整理(我还是工作上用onenote),保存snippet主要是代码的软件,收集cheatsheet备忘录的软件。
提醒自己现在还是要用workflowy,暂时别碰notion,试过几次太复杂;我倒是在用pocket稍后阅读软件。

Ok了,六月底更新第二个季度的方法/流程/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