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2024年1月,比之前的年度总结晚了不少,目前只整理了最简单的阅读总结,现在整理第二简单的“效率流程方法论总结”,结合2020和2021年 效率/流程/方法论总结,看看新的变化。
“We shape our tools, thereafter our tools shape us.” _ _ Marshall McLuhan
变化越少越好,最好是扎实使用不同类型的软件处理相应的工作,而不是来回折腾软件,所谓“知行合一”,但我在很多方面依然原地踏步走,折腾软件本身就是浮于表面的表现啊。
工作上的软件、流程
之前没有提及工作上的流程和效率变化,以后我会整理截止目前的三段工作经历,同时更详细体现不同工作阶段中的软件和流程。
22年5月来到苏州加入一家德资企业,最大的感触(相比于之前的工作经历)是:所有的员工都更深入的使用Office办公软件:Outlook,Teams,OneDrive,Onenote,这是每天电脑上最重要的工具。
outlook处理邮件,查看日历中的会议安排,这是最稀松平常的;而teams进行工作沟通和电话会议,onedrive管理电脑文件和项目文件(teams channel中的文件都在onedrive中),onenote进行工作知识整理。
特别是onenote,虽然我自己大约从2010年前后就开始使用Onenote(中间也穿插尝试其他知识管理软件),但是看到新工作环境中几乎人人都在自动自发的使用Onenote,依然大受震撼。
工作电脑不能随便安装软件,这也是好事情,防止我这样的人总想折腾效率软件;就用好现成的软件;更重要的是践行看不见的流程,特别是外企的项目管理和产品开发流程。
生活中的硬件
2023年,买了一些硬件产品(大额消费),包括BOSE QC45、AirPods pro2,联想入门4K显示器,其他小额支出包括“北狐升降台”(闲鱼购入,超棒,方便站立用电脑),倾听者K3(给儿子用的,我也会用来听点英语),没有其他了。
三年前买的小米34寸曲面屏,现在看来非常失败,因为用不了高刷(核心功能),唯一的优势就是曲面屏,刚出三年保质期半年吧,就出现了灰屏,上门垃圾回收价值15元;重新分析显示器的核心功能,这次放弃了高刷,选择了更有实用价值的4K显示,比较之后选择了很高性价比的联想来酷4K显示器,大约1500元。
其中Bose QC45耳机看来有点多余,因为年初AirPods Pro 1坏了又修不好,正好拔草多年希望购入的头戴降噪耳机,现在看来只适合在家用;
最香的还是AirPods Pro,今年直接咬牙买第二代,结合之前的经验,增加apple care+,总比第三方维修靠谱,希望能用满四年。
另外10月份搬家有一个小插曲,联想个人云无法开机,吓我一身冷汗,以为2T硬盘坏了,自己拆下来检测发现一切正常,然后无意中发现是用了其他设备的电源线,只是看起来一样,找到联想原装的电源线就好了。
生活中的软件
阅读相关:今年读了好几本纸质书,因为“书香园区”太赞了,免费且方便借阅、其次是“”微信读书app”;基本放弃了其他阅读软件,比如Kindle、Marginnote等。
Iphone上喜欢用的付费软件:Mweb写作软件、变速mp3(听读宝)(听英语),白描app、Moneywiz 3, Due,workflowy、这些都是多年在用的软件。
整理笔记的2024年1月,开始使用“滴答清单”,替换用了多年的todoist(其实用的不好)和苹果自带的“待办清单”;这个事情非常打脸,因为我自以为研究了多年的GTD,现在看起来GTD之旅就是换软件之旅,基本上常用的GTD软件都被我用了一遍甚至几遍,却还是不得其门而入。“浮于表面”的最好证据,这就像“伪学习”一样,提醒我到底在做什么。
2024年购买了“每日英语听力”终身会员,好像是298元。英语是GTD之外第二个痛,总感觉见效不大,工作上一直在用,却没有达到同事的那种流利听说的状态。
工作电脑没啥折腾,生活电脑也没啥折腾的,2014款的MacBook pro已经是老古董,现在很少开机,一直用联想笔记本,软件也局限在workflowy、chrome上,整理文字直接chrome打开博客就写,也懒得折腾windows上的写作软件。
生活电脑上默默运行的效率软件,未来估计也不会变化:adguard(广告拦截)、ss(梯子)、Capslocks+(快速移动光标)、Ditto(剪切板增强)、Snipaste(截图)、iCloud、坚果云、everything。
希望2024年,效率软件和流程都能保持不变,早就过了折腾的年纪了哈;不论生活和工作中,都是享受过程、结果导向。希望
另外留给自己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如果我有钱了,我打算在效率/流程/方法论上做什么投资?”
2024-1-16 6:48 update and pub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