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愤怒》——避免绝对性思维,做情绪的主人

困扰人们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评判。” ——爱比克泰德,于公元1世纪

场上有个老爷爷正拿着海绵笔在地上写大字,忍不住凑上去看。老头看我一眼,提笔写了个字。我心想:我就看一眼至于吗?但忍住没发火。老头再看我一眼,又写了个。我上去一脚将老头踢倒在地……警察来后问明情况,老头委屈的说我就想写句滚滚长江东逝水,刚写两个字,就被这个神经病踹了一脚。

大部分的冲突,不论是与自己、他人还是世界的冲突,大都可以从这个笑话找到启发。糟糕的情绪(焦虑、愤怒、抑郁或愤青)和行动大都源于目光短视和思维短浅,不想或不能意识到问题的真正所在(什么信念/Beliefs主导了我们的反应/response),舍弃人之为人的自由意志(free to choose)而让动物性直觉反应(stimuli-response)主导了生活。

 

《控制愤怒》(How to Control Your Anger Before It Controls You)

关键词:思维方式,信念,ABCD框架,情绪控制,强迫性思维方式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REBT)是这样一种理论,它认为人们并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烦意乱,而是被他们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和观念搞得心烦意乱的,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ABCD理论:阶段A是发生了不公平或不幸的事情,阶段C是产生了愤怒等情绪;我们以为,是阶段A的事情直接导致了阶段C的情绪;但实际并非如此,阶段A和阶段C之间还存在一个阶段B,即信念理性或不理性的信念导致了健康或不健康的情绪。于是有了阶段D,即质疑非理性信念;通过更新我们的信念(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个人哲学,信仰,思维方式)调节情绪。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四步骤:第一步,发现诱发经历或逆境(A),以及你受困扰的情绪结果或行为结果(C)。第二步,发现关于A的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第三步,明确承认,你受困扰的、不健康的情绪结果或行为结果是非理性信念造成的。第四,坚持强烈地质疑非理性信念。

导致不健康的负面情绪的信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迫性的、必须的、命令式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

我们的信念、情绪和行动可以分为三个领域: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与之对应的就是三种强迫性的信念:我必须做好!(关于自己)别人肯定一直都做得很好!(关于别人)事情总是必须像我希望的那样!(关于世界)。

这三种非理性信念就产生了三种不健康的负面情绪:焦虑通常源自你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而愤怒源自你对他人的非理性信念,而抑郁源于你对世界运行方式的非理性信念。(备注:愤青或愤世嫉俗,不同于抑郁,但原因应该类似,都是源于我们对世界运行方式的不理性信念所致。关于愤青,暂且按下不表,以后详说。)

所以,如果意识到自己有不健康的情绪,比如愤怒、焦虑、抑郁或愤世嫉俗,你就知道存在某种非理性信念影响了你的情绪。

摒弃强迫性思维是根除愤怒、怨恨、暴怒情绪的根本。更新思维习惯要比更新行动习惯要难得多,但依然是可以训练的。这本书有一些控制情绪的入门方法,此处不赘述。更普适性的思维训练,同样适用于情绪控制,具体方法,以后再分享。

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式,是自我改变的最重要一步。

参考资料:

总是被情绪左右?能治

 

 


2016.06.10 publish

2018.3.31 re-read and update 原来“自己、他人、世界”的划分方法,是源自本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