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几个事情都让让我坚定一个观点:人人都应该学点自然科学。
三月,和一位同事聊天, 同事说她的一位亲戚在家洗碗不用洗洁精,因为担心洗洁精残留到碗上,所以在家坚持只用热水洗完。我就很好奇得问,“可是这样更洗不干净啊”,同事说“对啊,所以她的家人都会背着她再用洗洁精洗一遍!” OMG,我听完大吃一惊,居然还有这种事情发生,不可思议。
我的第一反应是,缺乏化学常识多可怕,因为故事中的主角不懂化学,自然不知道洗洁精的主要成分和特征,自然就没办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然后我在想,那她不用洗洁精洗碗,应该不会拒绝
使用洗手液、洗衣液等产品,这在本质上都是相似的。 如果不拒绝,这就产生了“自相矛盾的生活方式”。
第二个生活例子是,前一段时间我对象的一位朋友说自己怀孕了,我对象建议她多吃点海产品,结果朋友老公(当然是文科生了)说“吃深海鱼?!但是我的采访嘉宾说目前核废料都埋在深海”,我当时就觉得,这是哪来的消息,又是怎么做出的推理啊。
虽然我没有了解太多这方面的信息,但是我知道(1)一位技术领导提到欧洲使用我服务的公司MTI的特种膨润土在欧美是核废料的防护材料之一,(2)前几年日本核电站海啸导致核燃料泄漏事件,美国检测到海水被辐射污染。(3)陆地深井成本绝对低于海底挖掘,没有理由核废料提交扔在海水里。
基于这几个背景消息,我就推测海水填埋的可能性太低了啊。
但是本着严谨的态度,我还是去谷歌找了一下资料,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消息,海底填埋果然是很老很老的方法,但是前提也是“充分包装”和沉入海底,后来国际上就立法禁止这种处理方法了。
美国的高放核废物处理,也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好几次思路。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使用深海掩埋的方式处理高放核废物,就是把高放核废物打好包装之后,让它自由落体钻到深海底几十米的粘土层里(也有用钻孔或者绞车的方式慢慢放下海底的),但是前边我说过,89年之后,伦敦倾废条约就把这条路给堵死了。来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448218/answer/145495071
因此,目前美国所有商业核电站产生的高浓度放射性废料仍然储存在核电站内,即便有些核电站已经停止运营。80年代,美国最初选定内华达州沙漠腹地的尤卡山作为处置库,但是因为政治阻挠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被叫停。 填埋难题:美国该如何处理核废料? | 中外对话
这两个例子体现了懂点自然科学的意义。
懂点自然科学,好处多多,上面体现的是基本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判断, 生活得更科学,避免常识性的错误,提供生活质量。
之前新闻提到一些生活悲剧,比如吃了发芽的土豆而生病甚至去世。从化学的角度了解原理更容易避免错误判断。土豆发芽了不能吃, 因为发芽会释放比较多的一种有毒物质, 可以削皮和切掉发芽发绿部分再食用。
如果缺乏科学知识,知识的匮乏产生无知的恐惧,不知道如何去做,不知道一件事情做了是否有危害,就容易裹足不前。
学点自然科学还能省钱,比如我看小区的房子,靠近高压电的房子便宜大约10%,因为买房者会担心高压电会导致白血病等疾病。
最近在看的《统计学的世界》提到这一个事情,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统计调查,结论是高压电不会导致白血病。这也算懂自然科学的人的省钱机会吧。(当然可能担心高压电的其他潜在危害,这个是另外一个话题)
学习自然科学的更重要价值是塑造一种科学思维。高大上的例子就是查理芒格和马斯克,不论是投资还是创业,都依赖于严谨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方式应该成为钱做出生活判断的基本背景知识,也是避免走向无知的最简单解决办法。
当然更重要的是,自然科学知识不仅仅来自工作之前的上学阶段内容(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高中大学研究生),而且来自于工作之后的自学,比如我最近在学的数学思维和统计学思维。
2019-4-15 下班地铁上整理前两个案例
2019-4-19 上班路上,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