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李沐演讲:职场建议

2024-8-24 在b站逛到一个上海交通大学的线下讲座,演讲者是BosonAI的Mu Li ,人称沐神。
虽然我既不知道Boson AI,也不知道李沐;但是看起来都很牛;所以寻找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内容,就是视频后半部分的职业建议,截图并简单记录我的几点笔记;直接忽略前半部分的Ai内容。

几点思考:

  1. 企业、读博、创业之间的差异,从goal,do what和motivation三个角度进行对比。
  2. 打工人和创业,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是否可以说,最稳健(保守)的成长之路是读博–>工作–>创业。
  3.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不必拘泥于是否读了博士,在什么公司工作,已经未来是否会创业(这个绝大部分人都不会考虑);
  4. 对于打工人来说,重要的是,意识到并尽量避免“打工的cons”,尽可能接触各个部门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跳出角色,甚至跳出打工人思维;避免成为一位“robust的螺丝钉”,“呆得越久,学得越少”,而是要争取在内部寻找挑战自己和不断成长的机会,比如内部轮岗(要看公司、领导等);就是客观环境不允许,至少要保持一颗好奇心,一颗学习心。
  5. 不论是打工还是创业,都要致力于“持续提升自我”,自我提升的核心方法论是(1)从领导角度思考,呼应作者强调的“algine the company goal”;(2)定期复盘和总结,每天、每周、每季度、每年、每五年,etc.

【沐神在交大讲座全过程-哔哩哔哩】 https://b23.tv/fEZ1U3t

我把最后一页“持续提升自我”,放在最前面。

不论是打工还是创业,都要致力于“持续提升自我”,核心的方法论就是(1)从领导角度思考,(2)定期复盘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弄清楚自己是太蠢(需要换赛道),还是太懒(对自己不够狠);一个人对自己够狠,才能变牛。

Pasted image 20240825115415.png

强调AI比较早的应用方向:文科方向的白领,擅长自然语言处理。

AI Applications

  • Offers unlimited human resources
  • White collar with art major: natural language responses
    • Personal assistants
    • Call centers
    • Document processing
    • Games and entertainment
    • Education

公司、读博和创业的差异,从goal,what,motivation几个角度对比,很有意思。

  • 在公司,追求晋升,方法是“解决问题”和“与公司目标对齐”;后者至关重要,要明白公司和老板的目标是什么。对自驱动的要求最低,毕竟是旱涝保收,公司兜底。
  • 读博期间,目标是毕业,发高水平的paper;方法是解决研究性问题,自我驱动居中。(想到李博在“工程师”系列中强调的观点,企业中做的是develop,科研圈做的是research;虽然企业号称“R&D”,实际和research没啥关系)
  • 创业,目标是退出,实现财富自由;方法是解决客户的问题,对应的自我驱动最强,毕竟赚的都是自己的,不干活就啥也没有。
    Pasted image 20240824224242.png

打工人:根据我自己(不是沐神)的工作经历,一开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快速学习;但是有一点是对的,“呆得越久,学得越少”; 因为企业愿意打工人是一个“稳定的螺丝钉”。
Pasted image 20240824224357.png

Pasted image 20240824224548.png
创业:当海盗的乐趣(发现业务机会,迅速出击),直接复杂的世界,快速磨练苦难(和经验升级); 必须要基于真正的热爱,不容易动摇。

Pasted image 20240824224759.png

从动机了解自己,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Pasted image 20240824225123.png

Pasted image 20240825115230.png

2024-9-9 重读,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