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读书汇总

 

从2013年开始,每半年总结一次读书笔记,对这半年读过的书再做精简的分析和推荐,最后再列一下这半年的读书心得。

  1. 《the art of loving》,四星
用15.12和16.1两个月读完今年的第一本英文书。很多技能都是可以训练和后天习得的,比如习惯培养、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思维等。读完这本书,就可以把“爱”也添加到“可以后天习得的技能”列表中了。本文强调(1)爱是一种艺术,(2)学习一种艺术分为两种阶段——理解理论和反复练习。补充说明:(1)爱是广义之爱,包括但不限于爱情;(2)这本书的中文译本翻译得一塌糊涂,是刺激我们读英文原著的好理由。
  2. 《安德的游戏》,五星推荐
16年春节期间,在家读完这本科幻小说,内容相当不错,虽然故事情节不像之前看的《基地》和《三体》那么宏大,但依然收获满满。对我来说,第一大收获是通过安德的成长经历来阐述“平衡”的智慧,我在wordpress上写了一篇读后感《安德的游戏》:一个整体的人就是一场内战,其次是管理方法和团队合作理念。
  3.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 埃尔德·沙菲尔,四星
用1月和2月读完这本书,属于行为经济学领域。人人都面临稀缺问题,穷人缺金钱,人人缺时间,经济组织缺资源,所以对稀缺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更合理的个人和组织管理。稀缺心态,导致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短视和不理性行动。稀缺的本质是大脑认知中的“认知资源不足”和“认知吝啬鬼”现象,或者说“懒惰是大脑和人的天性”。本书同样涉及到“平衡的智慧”:稀缺陷阱与专注红利,穷蜜蜂与富泥蜂(这个例子,简直不能更赞,以后单独写文章分析)。本书的不足之处是,没有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去阐述稀缺心态的解决方法。本书的更具体内容,见我在wordpress中写的完整读书笔记:《稀缺》读书笔记
  4. 《一个人的朝圣》,【英】蕾秋·乔伊斯,三星
来自kindle unlimited,春节开始,三月份读完。读这本书的时候,多次想到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两本书的核心思想异曲同工,区别在于前者是小说,后者是村上春树的半自传;前者的长途远行不会让人有效仿的冲动,但村上春树的读者却大多有跑步的冲动(我的一部分跑步动力就来自于此)。两本书的相同之处是,远行和跑步都是一个人的修行,在必要的自虐和孤独中,思想才会走得更远,我们才能更深刻的发现自己和体会生活。有一次和朋友聊到跑步,对方说到跑步那么无聊和没意思。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推荐这两本书,最后还是忍住了。
  5. 《一网打尽:贝佐斯与亚马逊时代》, 布拉德·斯通,两星
来自kindle unlimited,3月份读完。 介绍了贝索斯和亚马逊的成长过程。除了对贝索斯和亚马逊的正面分析(成功总有道,比如公司层面的顾客至上、目光远大和不断创新,,这本书也能帮助我们看清“理想中的人物和公司“的另一面,人都有多面性,价值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何况商城如战场,对顾客善良不等于应该对员工和竞争对手善良。世界就是这么复杂,人也是如此。
  6. 《学会提问》 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五星推荐!
14年买纸质版,一直没有读完,16年3月集中精力读完这本书。这本书是美国大学生必读书目,和已读的《批判性思维》一样,目标都是提高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读起来比较累,但是相当值得一读,因为一个简单的现状就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对批判性思维的重视是零。It’s other people’s opportunity, if you haven’t read this book.
  7. 《Who Moved My Cheese》 Spencer Johnson 四星
3月读完,16年的第二本英文书,内容短小精悍,用一个超级简单的故事(第一部分讲故事),阐述值得反复思考的道理:积极主动,不怵改变(第二部分,根据不同人的经历去丰富这个道理),当然总有人会说这都是心灵鸡汤,那是因为没有缺少经历上的触动。我后来写了一篇博文,有兴趣者可以读读:论积极主动 | Zero
  8. 《社会动物 : 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戴维·布鲁克斯 四星
15年10月开读,挑选不同的章节,4月集中时间读完这本书。用一句话来阐述这本书的主题,就是分析“我们如何变成现在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本书就像是大杂烩,通过男女主角的成长经历作为主线,穿插介绍各个领域的重要知识,比如心理学,经济,成长,教育,个人管理,自控力,智商辩证,创业,人生规划,职业规划,潜意识,道德,政府决策,生活的意义等。值得强调的核心是思维在成长中的影响,提及了很多书涉及到的案例,比如匿名戒酒聚会,比如KIPP,比如天才理论。在wordpress中写了这本书的前十章的读书笔记,《社会动物——爱、性格和成就的潜在根源》前十章读书笔记,以后再补上之后的读书笔记。
  9. 《神们自己》 艾萨克·阿西莫夫 两星
来自kindle unlimited,四月读完。又是一本经典的科幻小说,故事设定天马行空但又符合逻辑,阐述人性和社会体系的弱点,平行宇宙的奇特社会结构让人大开眼界,人类从被平行宇宙利用(被动状态)到利用反平行宇宙(主动状态),从危险的被毁灭可能性到两个宇宙之间形成新的平衡。 最大的问题是虎头蛇尾,第三章的故事情节相比于第一章和第二章太弱了。
  10. 《潜意识 : 控制你行为的秘密》 列纳德·蒙洛迪诺 五星推荐
春节前后开始读,四月份集中时间读完。内容相当不错,作者的文笔和翻译都相当赞(蒙洛迪诺是一名物理学家,和霍金合著了《时间简史》等大众畅销书)。我认为这本书应该和之前强推的《影响力》并列成为思维入门读物。这本书介绍了大脑在各个方面的自动化响应方式,这种自动化响应,对应于我们的潜意识反应,对应于《思考,快与慢》中的“快思考”和《超越智商》中的“自主心智”。
  11. 《一课经济学》,亨利·黑兹利特 四星推荐
从15年开始断断续续读感兴趣的章节,然后5月集中时间读完全书。我们读完这本书未必就能立刻去分析各种经济学现象,但却肯定能在生活中,不自觉的开始体会和使用使用这本书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不仅要考虑短期的和对少数人的影响,更要关注长期的和对整体的影响。第一章介绍的破橱窗谬误,点名了本书的核心观点(经济政策既要关注短期影响,又要关注长期影响;既要关注对特定人群的影响,又要关注对整体的影响),然后针对具体的经济政策展开对以上核心观点的分析,包括储蓄、货币政策、产业刺激、出口,价格控制等等。读完这本书,依然在wordpress中写了一个读书笔记见:《一课经济学》——经济学和生活智慧
  12. 《控制愤怒》阿尔伯特•埃利斯 四星推荐
来自kindle unlimited,2016.4.24 到5.10读完。愤怒是一种特殊的情绪,本书的方法适用于更广泛的“控制情绪”,这种控制方法,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即“理性情绪行动疗法”,用ABCD四步控制自己的情绪,核心是B阶段,即分析是什么信念导致了当下的情绪。信念(价值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我们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世界的信念!通过建立正确的信念来避免不健康的负面情绪。 本书前半部分很好,有理论有例子,可惜后半部分有些无趣了。读完这本书,依然在wordpress中写了一个读书笔记,见《控制愤怒》——避免绝对性思维,做情绪的主人
  13. 《超越智商 : 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基思 E. 斯坦诺维奇(Keith E. Stanovich) 五星推荐! 
kindle电子书,五月读完。四月份读《社会动物》,书中强调“智商不足以决定一切”,要避免智力崇拜,而要重视那些会影响人们现实成就的心理特质,比如“在下决心之前先收集信息的倾向,在得出结论之前先寻求不同观点的倾向,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进行广泛思考的倾向,将个人观点用证据进行证明的倾向,在采取行动前考虑未来结果的倾向,在作决定前明确衡量情境优劣的倾向,以及寻求微妙之处和避免绝对主义的倾向”。于是按图索骥找到了《超越智商》这本书,读了一下序言,大爱,花费了整整一个月(5.15到6.15)读完本书。第一部分介绍理性的概念,为什么聪明人会做蠢事;第二部分介绍认知吝啬鬼的几个特征;第三部分介绍如何增强理性,即安装正确的心智程序,核心是概率思维和反向思考(可证伪性);第四部分介绍理性可以习得,并且对个人和社会都意义重大。先读这本书的实用性部分即第三章,针对其中的“四卡片选择任务“,写了一个wordpress博文:《超越智商》——如何理性思考,强调通过安装正确的心智程序提高理性能力;读完全书,又写了一个完整的读书笔记:《超越智商》,理性比智商更重要
  14. 《Flipped》Van Draanen, Wendelin 三星
16年的第三本英文书,去年购入这本kindle英文原著,五月份读完。之前看过电影《怦然心动》,所以入手电影对应的原著,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简单,通俗易懂。
在这本英文书之前,读了《7 habits of highly efficient people》的第八章“知彼知己”;后来又读了《hard choices》的part 1,这一部分和亚洲有关,当然涉及到中国了。。。
  15. 《活出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维克多·弗兰克尔( Viktor E. Frankl) 五星推荐! 
16年4月在北京朝阳公园买了这本书,六月份读完。大约四年前,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到了这本书,后来读《幸福的方法》和《把时间当作朋友》,也都提到了这本书,但是一直感觉生命的意义距离我还很遥远,所以一直未读。今年读完这本书,思考生命的意义,感觉时机正好。暂时还没有来得及写读书笔记,暂时强调两点:(1)追求生命的意义的三个方法,一是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项事业(创造力),二是体验某件事情或面对某个人(爱),三是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苦难);(2)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Ultimately, man should not ask what the meaning of his life is, but rather he「不是生命给予我们什么,而是我们给予生命什么。」
  16. 《聪明人是如何思考的》,三星
来自kindle unlimited,在去北京的路上和等人的空隙,读完这本知识密度低的书。看过一些关于大脑认知系统的图书,所以感觉这本书有些介绍不够深入,不过精华在于实践和练习的部分。有两点值得强调,一是“延迟判断是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延迟判断,类似于“这个人的反射弧真长啊”,如果能从无意识的延长反射弧转变为有意识的延长反射弧,那真是够令人惊讶的(幸好大部分人难以区分对方是哪种情况,大智若愚就多了一个体现)。二是“拆解问题与把控全局”的平衡(balance),智慧就在这儿,就如上面的《安德的游戏》读后感所强调的。

总结下来,这半年读完了16本书,当然部分书是去年甚至前年就开读了,也有几本书是这半年开读但半途而废或暂时中断等,所以没有列进来,比如《黑客与画家》,《失败的逻辑》,《hard choices》。
如果从这16本书中选出五本最好的书,即五星推荐图书,是《超越智商》《活出生命的意义》《学会提问》《安德的游戏》《潜意识》;如果再补充推荐,即四星推荐图书,就是《稀缺》《控制愤怒》和《社会动物》。

一如既往,写几点读书心得:

  1. 15年的读书主题是思维,这半年本来想读经济主题,但感觉短期内用处不大且经济范围太广难以下手,所以还是坚守思维和方法论的主题,而思维和大脑认知是典型的“方法论的方法论”(元方法论),对于提高创造力和生活质量都大有裨益,所以依然读了几本思维和认知相关的图书,比如强烈推荐的《超越智商》和《潜意识》。
  2. 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6个“半年读书情况汇总”,每次通读过去的读书汇总,都想到”如何记录自己的成长”这个问题。既然看得见的年龄和看不见的经验的作用都不够“触目惊心”,那么留下非常直观的阅读记录汇总,是个相当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这些文字会记录我们从读知识密度低、偏心灵鸡汤和成功学的中文图书,缓慢进阶到知识密度高、更强调本质和方法论的中文和英文图书,这比一本学位证书更能呈现出成长的足迹。当然读书不是唯一的方法,重要的是能够清晰的看到变化,所以不要只有开始和终点两个时刻的记录,而要切分到更小的周期内,比如以年、半年、季度、月、周甚至天为单位,所以看到不同时间段的体重变化(当然是下降趋势)、跑步距离、阅读数量等等,都是一样的进步标志。
  3.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半年的思考,就是”平衡“(balance),首先来自阅读,其次来自自己和别人的生活经历。By the way, 平衡的态度是愤青的解药之一。
  4. 最后提一下kindle unlimited,我订阅了一年的服务,即使我猜测有时一个月的阅读都和kindle unlimited无关。这就像送给我一星期腾讯视频vip体验服务,我就“不自觉的、贪图便宜的”去逛逛vip服务里有什么好电影,然后就不自觉的为之贡献了几个小时。读书也是如此,买了kindle unlimited,创造一个刺激(stimuli),我就知道我会产生多用kindle看书的冲动(response),一种不想浪费、想赚便宜的潜意识反应。这是个好的冲动(response),所以值得我用理性推动一下。 看书如此,买软件也是如此,不赘述。「有没有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思维和行动的意识和实践的例子」

2016.06.30 23:04 TJ
https://yukunwu.com
wu.laplac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