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开始,每半年总结一次读书情况,每本书做简单的个人分析。一方面加深对这本书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方便大家挑选适合自己读的书,最后还是列一下这半年的读书心得。
- 《The Willpower Instinct: How Self-Control Works, Why I Matters, and What You Can Do to Get More of It》
刚刚读完的第二本英文书,从今年九月份开始,每天早晨花10-20分钟时间,使用kindle读英文原版书,加上周末偶尔的坐地铁时间,大约一个半月读完一本英文书。
这本书的中文名字是《自控力》,因为之前读过《意志力》,两本书的观点大同小异,前者引用了很多研究报告所以讨论更深入,两本书的共同核心观点是,“自控力就像肌肉,可以通过训练增强”。另外,正如这本书第二章所说,自控力却并非越强越好,我好像已经走过头了,所以才在上半年出了身体故障。
- 《穷查理宝典》 五星推荐
作者是巴菲特的“副手”查理芒格,这本书实在是太赞了!
查理芒格在书中反复强调两个重要的思维方式:跨学科思维和逆向思维。同时在书中提到自己的读书行为,“我被孩子笑称是长着两条腿的书”。
在最后一讲中,查理芒格总结了一份思维偏误检查清单,非常好,和很多介绍思维偏误的书相通,比如《清醒思考的艺术》(我第一本思维类入门书)和下面要提到的《思考,快与慢》。
- 《倾听术 : 轻松实现高效能沟通的秘密》
两星,NPL(神经语言程序学)入门书,内容非常初级,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NPL在沟通方面的应用,知识密度太低,过份强调“术”,只值得快速浏览。
- 《思考,快与慢》 五星推荐!
读了大半年,终于读完这本书社会心理学巨著。翻译得不好,流畅性不佳,甚至有错误。即使如此,这本书也值得强烈推荐,值得仔细阅读,不要追求速度,风险延误那一部分我反复读了三遍才彻底读懂(我在wordpress中写了一个知识总结)。
第一部分介绍了大脑分为系统一(快思考)和系统二(慢思考)两种机制,然后阐述了两个系统的特点和引发的思维偏误。之后两部分介绍了启发式偏见和风险延误这两大类思维偏误。
- 《火星救援》
这本书是“狗熊月读”(我买了一年,以后再深聊)计划的第三本,而且知道十一月底电影上映,所以花了大约四五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书。
很不错,理工科的最爱,解决问题技能的爆发,这本书读起来真的很爽。尤其是跟着主角的思路解决问题,惊叹他的技能,同时也能体会到某些解决问题的套路(后续我会写一个博文分析这本书中有趣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强调一点,书比电影好看,分析问题的过程很难通过屏幕展示出来,而且直接看到他怎么解决问题,会失去很多乐趣,因为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 《百万富翁的思维密码》
两星,对我而言,这本书给我了两个重要观点:(1)向内而非向外,强调思维方式尤其是潜意识的重要性,(2)如何重塑思维,四个步骤:意识——理解——舍弃——再设定。除此之外,这本书就说得太简单了,甚至充斥着心灵鸡汤。 - 《程序员思维修炼》 五星推荐!
千万不要被书名中的“程序员”三个字欺骗了,这本书所强调的技能模型、大脑的两个模式(L模式和R模式,类似于《思维,快与慢》中的系统一和系统二)、主动学习、如何实践,都非常有用有趣。
- 《人人都能学英语》
李笑来的一本免费电子书,书中也强调了思维和意识的重要性。
- 《模仿的技术:企业如何从“山寨”到创新》 四星推荐!
人是善于模仿的动物,企业也是人的这一技能的衍生。模仿是快速的学习方式和创新方式。
这本书介绍了模仿的思维方式,如何有意识的引导思维,进行创新。
这种思维方式不限于企业创新,科研工作也是如此(所以学生党值得看看),两者都不涉及的人也能从这本书中学到看待周围事物的全新眼光。
-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三星推荐
作者是美国硅谷创业圈中教父级别的人物,所以此书的近期关注度极高,甚至有了“没有看过这本书,都不好意思和创业圈的人打交道”的定位,我开始是抗拒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成龙大哥,哈哈),后来送朋友这本书,书到手就翻了一下,我从最后一章向前依次阅读,花了一个周末和几个晚上,读完这本书。
虽说知识密度不算高,但是也打开了一个未知的视野,书中有不少有趣的新观点,最值得推荐第8章“秘密”和第11章“销售”。
-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 三星推荐
《程序员思维修炼》中提到这本书,而且我今年一直在关注“思维”,所以就从图书馆借来读了一下。
第一感觉就是,相见恨晚,我如果高中的时候就读这本书,学习技能是否会如何大幅提高?(慢思考一下,答案是否定的)
思维技能是相通的,这本书的强调的思维方式,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论。
- 《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
快速浏览,其实就是介绍了(1)早晨大脑情绪,效率更高,(2)要事第一,将重要的事情放在早晨来做,不同的人的要事不同,比如工作阅读学习英语等等。
- 《当人类决战机器人:海伯利安》(一)
只读了第一本,类似于《三体》第一本,情节刚刚展开,刚刚构建了完整的故事背景。有机会读完后面两本再说。
- 《零售的哲学:7-Eleven便利店创始人自述》 三星推荐
核心:服务意识。
这本书介绍了7-11公司如何在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给出了很多例子,对于企业经营者和职场人士还是很有启发的。
通过满足顾客的需求而非坑蒙拐骗赚钱,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 《Big Data :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第一本英文书,使用kindle读了大约一个半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分析得相当有深度。
- 《批判性思维:全球最受欢迎的思维训练读本》(原书第10版) 五星推荐
这本书,填补目前教育的空白区域(我努力说得委婉),或者将我们学过的“死知识”实用化。
书名已经暗示了这本书读起来很费脑细胞,但是却非常值得。
- 《致加西亚的信》
典型的心灵鸡汤,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积极主动”。分析得相当没有深度。
-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主题很好,但写得马马虎虎,毫不惭愧的讲,我做得比这本书讲的好。
- 《失乐园》
不是弥尔顿的《失乐园》,而是渡边淳一的《失乐园》。用“一失足成千古恨”或“一念之差,足丧平生之志”概括危险的畸形爱情,更深刻的原因是思维方式和自律意识,这种危险性甚至可以推广到更大的生活方式,很多无意或未充分意识的行为会绑架主人,使之陷入螺旋形的堕落之中,所以“戴着镣铐跳舞”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五星推荐
作者是华裔物理学家,非常棒的一本科普类读物,核心是理性的思维方式,如何看待社会现象,如何用理性自我提高,等等,这本书同时兼顾了深度和易读性,非常值得一读。
- 《思考力:潮爆东京大学的思维公开课》 五星推荐
作者依旧是物理学家。推荐给所有想读研究生的理科生,同时也值得工作内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脑力工作者阅读。
所有的行动都有套路或框架,这本书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框架。第一部分介绍“发现问题”,核心行动是做笔记(更大的概念就是知识管理),第二部分介绍“解决问题”,核心行动是分解。第三部分是品质——坚持。
当然这本书也不完美,知识管理的介绍依旧停留在纸质笔记时代,第二部分的分解也没有展开介绍。但不妨碍这本书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思维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入门读物。
-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五星推荐
深入浅出,写得相当棒。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比较优势,用比较优势解释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也分析了全球化对中美国家的不对称效果,这也是欧美发达国家反思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 《中国的经济制度:中国经济三十年》——张五常
作者张五常从产权制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核心观点是县级政府的企业化竞争模式
- 《意志力: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 三星推荐
所有的行动都有套路,这本书就是如何提高意志力的方法论,介绍了意志力的性质,能量来源,如何训练,最后几章用时间管理、减肥等例子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五星推荐
别人强烈推荐一本书,我就很容易“上当”,大狗熊也是如此,他读这本书的原因,是看到好友在微博上评论道“这是我2014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所以他就读了这本书并在播客上做了分享,然后也跟着读了这本书。结论是:这本书确实值得强烈推荐。
和上面的五星推荐图书不同,这本书的小说体裁决定了适用于更广泛的人群。
不剧透内容,但是有必要说一下我理解的“心灵鸡汤”的定义:肤浅的、无法触及心灵的、读时很爽读完就忘、分析不够深入、就事论事而没有涉及到方法论或“人生底层代码的文字。显然,这本书不是心灵鸡汤,至少对现在年龄段的我来说。
- 《小王子》 五星推荐
在《小王子》电影上映和读书热潮掀起之前,我受“专案管理博客”上的一篇文章的影响,花了两个晚上,读了这本图书很薄却回味无穷的小说。
可以将《小王子》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放在一个高度,但是前者更侧重于与别人相关的爱情和人际,后者则更侧重于自我的内心世界。
- 《别逗了,费曼先生》
作者又是一位物理学家,这本书适合给高中生阅读,帮助培养对物理的兴趣(当然这不足以推动一个人投身物理研究),另外就是知道世界之大,生活的乐趣可以摆脱职业的限制。
汇总列一下上面的五星推荐图书,总有一款适合你:《穷查理宝典》、《思考,快与慢》、《程序员思维修炼》、《批判性思维》、《万万没想到》、《思考力》、《解读中国经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小王子》。
前七本书五星推荐图书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思维,这也是我今年读书的主题。
============
一如之前,写点读书心得:
-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观点,读书分为娱乐和增强理解力两类,两个极端都不可取(我越来越中庸了),只娱乐如行尸走肉,只提高理解力就容易丧情感。
好消息是大部分书都能同时给予读者这两种收获,例如高质量的科幻小说介于两者之间,比如《三体》《银河基地》《火星救援》《神们自己》等(列举受限于我的阅读量,思维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不同年龄段和心情的读者,也能读到不同的收获。心情糟糕时读点有趣的,精神饱满读点烧脑子的。
从更实用的角度将,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技能(反过来,提高技能的方法有很多,读书可能是其中比较低效的方法),这对于学生和如我般的职场新人尤其重要。
-
读书有助于提高哪些技能?
单纯靠阅读无法提高技能,尤其是需要实践的技能,但是阅读是技能联系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自学。
所以新的问题是“哪些技能是天生的,哪些技能是可以学习的技能?”
除了最容易想到的时间管理、沟通、知识管理、意志力,我们是否将以下的技能(尤其是思维)视作先天的技能?
- 绘画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 爱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The Art of Loving》
- 思维是一种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掌握的技能。—— 《比知识还多》《金字塔原理》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思维方式是最核心的“人生代码”,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学习成绩和工作成就等都是其原因或结果,但是思维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只不过这比培养习惯更难而已。
就像举重、锻炼和饮食可以从原子层面改变你的身体,你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思维方式来有意识的改变你的大脑。( Just as you can change your body at the atomic level by lifting weights, exercising, or eating differently, you can willfully alter your brain by performing another physical act: thinking in a certain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