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Ego:装酷的考官

上周末,去驾校参加科目三考试,早晨六点起床,八点到驾校,所有的考生被分成四组,我是第二组,第三四组的考官大约八点半到教师开始点名和讲解考试规则,第一组的考官过了十分钟也姗姗来迟,我这一组却迟迟没有出现。

我看着第一组的考官,戴着墨镜,长得还算帅,一副酷酷的样子。过了几分钟,我发现这位考官怎么还没有开始介绍规则开始考试呢,有些心生厌恶,尤其是看到他在大家面前点烟抽烟后,我心想,这位考官是不是故意不开始,一副“我不开始你们就一直给我老老实实等着”的表情。让我想起了初中时,严厉的老师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一言不发,用反常的安静来震慑学生。

越看这位考官,越不顺眼。

过了十分钟,看到有学员把一个签到表格寄给考官,我才恍然大悟。

OMG,考官只不过是在等待学员签名而已,我却自以为是地以为他故意不开始考试,真是一个愚蠢的自我判断。

我为何会频繁地犯这些低级的错误?

或许我首先不应该主观上评价别人,无所谓“装酷”还是“真酷”,无所谓是否欺负学员,反正与我无关。

但是这种“不做判断”不能成为此类问题的通解,更重要的是,应该怎么判断?对于系统的决策方法,我还不敢多言,最近读的《Principles》part 2 life principes倒是给出了一些how to make decision的忠告,一是learn,收集必要的信息;二是decide,做出判断。如果非要做出判断,我的错误就是直接decide而缺乏必要信息的进一步收集。

我这儿想要给自己强调的,依然是避免Ego,避免自以为是地评判世界和别人,如果要做出判断就避免武断的判断。

很多事情都需要类似的反思,比如给客户或朋友发邮件,自己以为短短几句话就表达清楚了自己的意思,但是干枯而精简的文字很可能给对方留下的是另外一个印象; 比如我们说话聊天,经常下意识的绝对肯定或否定词语,自己不觉得有何不妥,实际已经给对方造成很不好的印象。

这几天我想,“避免Ego”应该是我2018年的关键词,2018年已经快过去了1/4了,而人生时时刻刻都需要向内看自己,而不要把目光都放在别人和世界身上,就像《principles》所说的那样,我们需要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很大,所以换位思考和互相协同很重要;其次要接受现实(reality)并积极的正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