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傻瓜式投资》读后感

傻瓜式投资(雪球岛系列) (小白理财) Kindle电子书

今年四月份无意中在kindle看到的一本小书,观点极为简单,这本书所介绍的“傻瓜式投资方法“正好建立在概率/波动的基础上,而概率正好是我最近一段时间的阅读主题,读完了《魔鬼数学》完整版读书笔记《赤裸裸的统计学》 读书笔记 1-7 、《赤裸裸的统计学》读书笔记 8-14《看穿一切的统计学》 读书笔记这三本书,最近正在读的是《黑天鹅》和《随机漫步的傻瓜》。

关键词:被动投资,资产配置,逆向投资,再平衡,50:50策略

本书的主旨是建议一种被动的理财策略,认为最适合于普通人的理财策略是被动投资,避免决策,逆向投资,从波动中赚钱,避免在选股择时上犯错并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具体而言,就是本书所说的50:50投资策略。

  • 50:50的第一个根基是人的“无知性”
  • 50:50的第二个根基是股市强烈的波动性

从市场的角度讲,市场是不确定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的参与,这也是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在读中)所强调的核心观点。虽然市场的波动体现为经济周期,但是很少有人能精确的判断波峰和波谷。经济中的周期、波动、不确定性,会让“理财小白”赚不到多少钱,除非像专业投资者那样把握“市场的无效性”,但是普通人很难做不到这一点。

在有效市场状况下,股价代表了真实的公司价值,频繁的买卖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市场并非完全有效,股价有偏离真实价值的时候。但是人人都认为自己拥有别人不知道的信息,是促使公众频繁交易的原因之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存在高超的技能。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市场就是有效的。

对于前文说到的“聪明的投资者”“聪明的套利者”而言,市场至少在他们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常常是显得无效的,因为他们正是那些使得这个市场从无效变得有效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作为这份辛苦工作的回报,市场给予他们超过市场平均的回报。

从个人的角度看,出发点在于充分认识自己在市场上的“无知”,并尽一切可能规避决策

可惜很多人都陷入过度自信的境地(Ego),总以为自己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什么是50:50策略

 

极度简单的初级版,一共分为两步:资产配置+再平衡

 

(1)把你手头准备用于投资的闲钱(注意是闲钱),50%投资于股票指数基金(比如指数基金300ETF,代码510300),50%投资于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货币基金,国债,高等级债等)。 (2)每隔固定的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资产再平衡(比如一年),使股票资产和固定收益资产的比例恢复到50%对50%,比如每年12月31日,如果这一年股票大涨,则需要卖出股票,买入货币基金,使调整后两种资产的市值恢复50%对50%。

 

关于再平衡的间隔时间,建议至少半年。

升级版本的50:50策略:【省略,以后再补充】

50:50能否表现良好的关键是在上涨最疯狂的时候能否坚定不移执行再平衡(将股票卖掉变回现金),以及是否在股市最萧条悲观的时候坚持执行再平衡策略(买入股票)。(8)50:50的第一个根基是人的无知性、第二个根基是股市强烈的波动性。

几个重要的观点

  • 控制风险,确保存活。风险和收益是硬币的正反面,不要只看收益,而忘了风险,最重要的不是获得最大的收益,而是保证低风险的同时提高收益,甚至可以说,在市场中存活比获得更高收益更重要。“宁可放弃眼前的机会,也不承担过度的风险”。巴菲特有一条至理名言,一直被大家反复引用:“不要亏损本金。”
  • 耐得住寂寞。(1)股市里90%的股票在90%的时间里都是不值得买入的。而当那1%的机会出现时,我必须保证手中有“子弹”。(2)人们一定会在有生之年迎来属于自己的机会。那些真正值得去“豪赌”的机会一辈子不可能太多。【巴菲特说过,一生 只需要抓住几个最重要的机会即可】
  • 机会成本。 所有的投资品都是互为机会成本的。个人投资的长期收益,取决于自己的机会成本。对于“青春资本”多于“现金资本”的年轻人而言,不必将精力过多耗费在股市上。股市再好,在人们二三十岁时,工作也是最现实可行的原始资本积累手段。【想起了4月份月更的一篇推荐文章,年轻人投资自己的成长是最重要的】
  • (1)股市两条定律是真的,第一,1赚2平7亏,这是股市真理,可能你今年暂时赚钱了,但别怀疑,入市5年以内,不管你现在看上去赚了多少,将来总会有一天会还回来,可能还得会更多。第二,每逢牛市割韭菜,割完一轮又一轮。中国股市60%的股民会在入市3年以内被市场淘汰出局,90%的股民在入市5年内死亡,牛市才是财富的“绞肉机”。
  • 经济周期。08年到14年是中国股市的大熊市,只有快速走上牛市,并于15年暴跌结束,到现在还徘徊在三千点。 金融的发展(货币+信用)导致了经济的波动和周期性,
  • 超长周期策略并非“买入最优质的股票,长期持有穿越牛熊”。【如果永远不进行再平衡,就真的是只有市场整体上涨的收益了;如果进行再平衡,就能获得更多的波动产生的收益。】
  • 逆向投资/反向思考:巴菲特的名言“在众人贪婪时恐惧,在众人恐惧时贪婪。”
  • 股市就是反人性的地方。 大部分人都是追涨杀跌,90%的股民一般会在牛市阶段入市。
  • 股市如人生,人生如战场,大道理自古就那么几个,互联互通,后人能够理解模仿便是大成。
  • 过度自信:美国市场近100年的长期收益为7%到9%,中国可能略高,但高不了太多,这一点是所有人都认同的。有趣的是,我见过最保守的股民恐怕也期望着在股市获取超过10%的年化收益。而期待着15%,20%,甚至100%,200%的也比比皆是。市场给予人的优越感远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要大的多,每个人都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具备“远远超越平均”的投资能力。

作者推荐的几本书:

  • 一本是《不落俗套的成功——最好的个人投资方法》。作者是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管理者,长期收益过15%,且职业生涯仅有1年亏损的大卫·斯文森(David F.Swensen)。
  • 第二本是《聪明的投资者》,作者是巴菲特的老师,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格雷厄姆,写给普通投资者看的。
  • 最后一本,是已经畅销了30多年的《漫步华尔街》。作者是美国投资大师伯顿·马尔基尔。
  • 霍华德·马克思的《投资最重要的事》以及塞斯·卡拉曼的《安全边际》
  • 塔勒布的《随机漫步的傻瓜》《黑天鹅》《反脆弱》;索罗斯《金融炼金术》等著作中关于反身性理论,金融市场泡沫萧条模型部分;希勒《非理性繁荣》;卡拉曼《安全边际》;马克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 ;斯文森的《不落俗套的成功》 ;《漫步华尔街》;《巴菲特至股东信》;邓普顿的《邓普顿教你逆向投资》 。

 

2018.5.11 读完本书,快速整理主要观点,复制重要内容

越复杂的事情,越需要最简单的入门操作,这本书的50:50策略,就是足够简单的入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