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份工作》读书笔记

2022年1月中旬,逛bilibili,一位up主分享如何提高职场情商,一种办法就是阅读职场小说,自己代入其中的角色,思考自己处于相应的位置会如何选择。之前我都不怎么看小说,不过这个“阅读目的”听起来很不错,于是我通过豆瓣和多抓鱼找了两本看起来不错的职场小说,一本书《第2份工作》,另一本是《3万英尺》,最近读完了第一本,这是2022年的第二本书。

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通读全书,然后利用工作间歇重新翻一遍,把我认为值得记录的观点整理到大纲笔记中,再写一下几点总收获,书中的感情线就完全跳过了,这不是我现在关注的内容。

一、书中展示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水平

本书展示了几个管理者的角色风格:梅森,吴佳,玛丽王,鲁智坤,主人公翠贝卡等。其中重点展示的是负面管理角色吴佳,和正面管理角色鲁智坤和翠贝卡。

失败的管理风格是什么,比如当众批评下属,比如凡事亲力亲为,事必躬亲,比如只给下属安排琐碎没有价值和琐碎的任务,只让下属打杂和做某一些细节的工作,不考虑下属的成长,不对下属的重要贡献做出表扬和奖励。

成功的管理方式是什么,比如当众表扬,私下批评;让员工获得适当的发展和提高,让下属承担独立的项目和承担完整的项目,给与下属指导,帮助下属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下属的优势;不要过多掺和下属的工作。

领导和下属的关注点不同,作为下属,要“把事做正确”;作为领导,要“做正确的事”。领导关注部门之间的协调,部门规则、资源分配等。

书中有一个有趣的比喻,将员工分成“马、牛、猪、狗”四类,对应不同层级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成功的管理者的策略是骑马、牵牛、赶猪、打狗。

我们是哪一种动物?领导是如何管理我们的? 这让我想起了《成为技术领导者》中的观点,专家和新手的区别,如何赛马和赛羊。

二、职业发展方向

我自己的看法是,工作的意义决定了人生的意义,虽然还要考虑到工作之外的其他人生的价值,比如家庭和更宽泛的人际关系。但如果工作没有意义,很难想象生活会有多少精彩,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

本书介绍了同事之间和部门之间的明争暗斗、合作和妥协。

工作就像走钢丝,既要作出业绩(彼得德鲁克所说的成效effect),又要避免鸠占鹊巢,还要避免成为部门冲突的牺牲品,比如为了帮助业务部门拿下客户而忽视了重要决策的汇报。

但工作中的挫折,过后看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教训。所以书中强调的一个观点是,“跳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从更高的level考虑全局,变化之中会有机会。

比如书中的一个观点,“小公司没效益,大公司没效率”,真的是有趣的对比啊。我以前在民企,公司给予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但是独木难支,做出来产品,没有特多的销售业绩;等到现在到了外企,旧的问题没有了,新的问题出现了,因为不同的公司特点不同。但总不能受到束缚就要用跳槽解决,这当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关键呀,所谓戴着镣铐跳舞。

三、图书摘抄

按照图书章节顺序记录摘抄,其中的破折号后面是我自己的备注,前面的数字是对应的章节。

  • 1老板首先会考虑自己,而不一定会照顾下属的需求和职业规划。
  • 3面试时的表现和气场非常重要,让面试者感觉很舒服,“如沐春风”,这比简历内容更重要
  • 4只有在接受offer之前,才有谈薪水和级别的权力,一旦入职公司,就任人宰割,没有谈价还价的余地了。
  • 6大事靠流程,小事靠面子。 所以和同事关系融洽,很多事情推进就会容易,这也是“阎王好找,小鬼难缠”的反面案例。
  • 8在领导面前,举止和观点表达要妥当,领导时最重要的资源。如果没有给自己的领导表现出忠贞,而反而去和其他部门的领导称兄道弟,领导就会选择擢升他人,这也是领导的权力。所以脑子轴、同事关系不好、但是会在领导面前忠诚和勤奋的员工,会被晋升;而工作能力强,但是在领导面前举止和观点不妥当的人,就不会被领导重视。 而如果没有随着部门的发展晋升上去,以后就很难有机会了。这就是小说中吴佳和钱龙的角色对比。
  • 9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很突出。 吴佳虽然对领导忠诚又能干,但是管理能力不行,一味自己埋头苦干。
  • 13老板希望看到自己的员工总冲突中能忠于自己,忠于本部门,在必要时还得随时愿意牺牲自己,去当炮灰和挡箭牌。
  • 17人和人之间像镜子,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也对你怎么样。 越是旁人眼中的小人物,因为人人都忽略他们,反而你的关心和尊重就越显得弥足珍贵,而且你永远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这些不起眼的人反而会搭手帮你一把。 善待别人,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
  • 19帮你不是为了助人为乐。 是因为对自己的项目推进有帮助。 所以乙方温妮会帮助女主角翠贝卡说话,将责任推给和自己不相干的钱龙。“谁对我们的项目又话语权,我们才会帮谁——这是唯一的标准”。 这就是职场的规则,凡事都讲究价值。
  • 22只会埋头苦干的人,就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干活跑腿的,灵敏度不高,政治嗅觉不敏锐,对自己的利益尚且不关心,对大的局势和整体架构更缺乏了解。 所以萨曼莎抢了翠贝卡的功劳,翠贝卡还觉得无所谓。 // 工作中的利益,除非遇到特别好的领导,否则就要靠自己主动争取。
  • 24 小公司没效益,大公司没效率。
  • 26 与其在幕后做一百件好事,不如在老板面前做一件露脸的事。 人人都会做的,你只要做到7分就好了;其他人都不会做,才一定要做到满分。 // 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怎样才能凸显自己的优势,这就是“比较优势”啊。
  • 27 公司小的时候,我们尽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运转;当公司大了,我们反而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因为只有这样,做起事来才最安全。 ..// 真理啊,小公司没效益,所以效益第一;大公司有效益,安全第一,包括企业本身的合规安全,领导岗位的安全等等; 所以流程再繁琐也是合理的。 就像后文说的,对领导来说,没有什么事是十万火急地。
  • 28 高效汇报的三条原则:(1)金字塔原理,首先要传达最重要的结论,然后介绍具体的论点,最后陈述支持论点的论据和事实;(2)陈述不要用“自己想问题的顺序”,而应该用“老板能理解的顺序”,换位思考,领导关心的是什么; (3)老板的要求不等于老板的需求——你需要根据他真正的需求,而不单纯口头的要求来完成你的汇报,所以哪些是“人人关心但嘴上不会讲出来的要点”。 其他:不要摆弄太多细节,领导没有兴趣知道。 // 
  • 29 在下面干活还可以靠业绩,越往上越需要靠认同,认同怎么来,要靠语言、文化和沟通。 // 想起《管理的常识》,管理的核心是信任而不是能力。 沟通能力很强的人,才能让领导知道做出来的贡献,不然自己做了十二分,讲给领导时只有八分。
  • 30 转向管理是技术人员的唯一出路。
  • 31很多时候,说比做更重要。 /// 英语听说能力,流畅的表达,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特殊竞争力,尤其是大部分人英语都不行的情况下。
  • 32 上面的脸色就是下面的风向标。领导的认可,下属就会迎合领导的喜好。
  • 34 体力竞争。企业里人与人的竞争分为三种:能力、脑力竞争、体力竞争。一开始脑力最重要,拼到后面都变成了体力的竞争,除了爬到顶端的人。所以好身体才是赢得竞争的关键,没有好身体,其他都是扯淡。
  • 35 积极主动,反正也逃不掉,还不如主动承担,还能把没有价值的工作甩掉。 鲁智坤发现大老板因为吴佳生病休假而被其他人缠着团团转,心想吴佳的工作早晚是要交给自己,不然雪中送炭,主动替老板分忧,还可以趁机把手里没太大价值的杂事推出去。
  • 35 作为管理者,做事从低到高有三重境界:把事做正确,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事情越多,就越要把重点放在“做正确的事”上,也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而培养人和知识传承就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 不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高级打工仔,只要给别人打工,必要时硬着头皮也要向人推销大一号的鞋子,只有自己当老板时可以什么好卖卖什么。
  • 36 不参与决策过程,就只能做执行者,时间长了就会越来越低端。 翠贝卡自己作为市场部的市场专员,乙方只去之和同事沟通,她就失去了对项目的话语权,别人也就看清翠贝卡。 要参与决策,而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跑腿的。
  • 44 工作目标不是以个人能力为限,而是以老板满意为限。
  • 45 不要过度承诺,但要超值付出。 // 所以不要夸海口,最后给自己留下把柄,没有达到自己所说的预期。 凡事要给自己留余地。 做谨慎的承诺,努力把工作做得超出预期。
  • 46 基层管理对事不对人,高层管理对人不对事。 只要把工作做好,基层领导就会满意。但对于高层领导来说,最初印象至关重要,之后很难颠覆自己在高层领导眼中的形象。
  • 50 如何快速融入新公司,抄袭(有样学样,观察别人的言行),研究(观察总结),学习(寻找成功者的工作方式和言行举止),创新。 P151 大事坚持原则,小事学会变通
  • 53 自己不宣传,甭指望老板会主动挖掘你的闪光点。 翠贝卡主持完会议之后,没有主动给老大发邮件要反馈,没有写下来的评价,评业绩时就少了明显的证据。 // 积极主动也包括主动争取领导对自己的项目的认可。
  • 53 判断一个老板是不是好老板的几个标准,一是看他最多带过多少兵;二是看这些人都跟随他干了多久;三是假以时日,这些人是否都得到了适当的发展。 // 管理能力的高低,既要看能管理多少,事必躬亲的领导自己累死自己,手下带不了多少兵; 想到《赢》中的一句话,“好的工作不应该是刚刚够用,而应该有所发展”。
  • 56 不动管理艺术的老板到头来只能孤军奋战。吴佳只想着干活,压根没把底下人的发展放在眼里。所以下属工作几年,要么被逼得跳槽(领导当众批评),要么公司内部调岗,导致吴佳累成狗,只能不断招聘新人。
  • 57 和对方谈条件得前提是,你开出得条件对方能给得出来。 领导的权限在哪里,不要要领导都无法提供的资源。 对于好的领导来说,下属抱怨工作太多时老板会帮忙分析原因和现状,提供帮助和解决之道。对于只会干活的领导来说,老板只有一句话“我做你这个职位时,做得比你还辛苦”。
  • 58 事事亲力亲为,对于员工是敬业,对于管理者是失败。
  • 64 只有你要走的那一天,老板才会顿悟到你的价值。
  • 65 我们最终会成为怎么样的人,不取决于某件大事,而取决于无数小细节的积累,当别人想到你时,最先进入脑海的事你某一方面的细节,千千万万的细节积累起来,就决定了我们会成为怎样的人。(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 想到我经常不修边幅,不洗头不刮胡子,市场形象当然不好了~ ppt和word总有错别字和格式问题,领导眼中的我自然就不一样,当然我一直抗拒这种评价,细节也有机会成本,除非这个是要发给客户的资料。但领导是完美主义,那我的策略就失效了。
  • 69 管理下属就是要骑马,牵牛,赶猪,打狗。翠贝卡属于能力强、人品好的千里马员工,必须胡萝卜加大棒、威恩并施才能让她跑起来;而马超虽然忠厚,但能力一般,就像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只要牵着他好好抚慰,他仍会踏踏实实地干活;若有品质能力都一般的“猪”员工,只需施加压力赶着便好;而对那些各方面表现都差的,哪怕再缺人手也要坚决打走。 /// 相当有趣的员工评级,马是主动勤劳又有目标感,牛是憨厚老实任劳任怨但缺乏全局和目标感,猪是好吃懒做需要不断督促,狗是态度能力都不行要尽量辞掉。 想起《成为技术领导者》中的“赛马和赛羊”的比喻,羊相当于这儿的牛,需要牵着才行。
  • 73 只有下属完成不了的任务才值得经理去做。 领导要把经理放在更重要的地方,没必要过多参与具体活动
  • 88 大公司做出的决定往往不是最优的选择,而是部门之间彼此妥协的结果。不论是领导还是下属,都只能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 89 越重要的任务越要有备案,看似再万无一失的计划也会有意外,我们无法预测这些意外但可以提前做好备案。
  • 90 商场中的“利他”行为背后一定有“利己主义”的存在,
  • 91 对方没有其他选择的时候,就是讨价还价的最佳时机。
  • 101 有时候,遵守游戏规则远比赢得单子更重要。在公司,保卫好自己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捍卫自己部门的利益是主要的,而不是得到其他部门的青睐和信任
  • 104 跳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翠贝卡历尽千辛万苦帮助业务部门拿下一个重要的单子,但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了违反了部门规则,因此被部门领导批评,并被取消年终奖。翠贝卡因此想要辞职,领导鲁智坤帮助分析她的处境,从更高的level建议她不应该辞职,而要等待公司的业务大调整。
  • 104 鲁智坤说:“我建议你不要出去找工作,因为跳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很多人从一个工作跳向另一份工作,并不是因为他们更喜欢下一份工作,或是下一份工作更有前景,而是他们在上一个公司遇到了困难、备受煎熬,所以迫不及待地跳向另一个山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而力德已经是行业里最好的公司。如果力德让你不开心,那么你在任何其他公司也不会开心;如果你在力德有无法解决的麻烦,那么你在其他任何公司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一旦在工作里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就希望借辞职和跳槽来逃避-可跳来跳去呢,天下所有的公司都一样,天下所有的乌鸦都一样黑-我知道现在你很委屈,觉得这一切很不公平。翠贝卡,十年以后当你回过头来看,这不过是小事一桩,不过是你职业生涯一个小小的经验教训。你会发现力德没你想的那么烂,你希望跳去的公司也没你想的那么好。”
  • 104 鲁智坤进一步说道:“每次跳槽都是有成本的,从适应到打开局面至少也要一年,刚刚熟悉了老单位就离开,在新单位又要重新开始,一共就浪费了两年。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会碰到几个瓶颈,当你熬过去就向上跨了一大步,而当别人在苦苦煎熬、你却一走了之的时候,别人就领先了。“翠贝卡,你的背景很优秀。但你知道为什么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很多毕业于清华北大的人反倒被普通员工赶超了吗?”他调整了下坐姿:“因为你们很优秀也很自信,换一份工作对你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你们不停地换公司甚至换行业。而普通员工却无法轻易地离开一家公司,所以采取“熬”的态度,反而能越过瓶颈,得到提升。”
  • 105 变化就意味着机会,越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越意味着大的机会。 梅森安慰翠贝卡,工作其实是一场马拉松,刚开始跑几圈遇到挫折没关系,后面还有的是冲到前面的机会。 /// 特别是对于优秀的员工来说,变化就是机会。 翠贝卡作为下属,在项目上做得很好,但是因为缺乏领导的大局观,所以遇到了困难想到的是离开,而不是等待公司大调整中的机会。
  • 106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在适当时候开始为自己奋斗。
  • 108 五百强不是靠几个天才造就的,而是靠把数以万计的精英磨圆后变成平凡螺丝钉。 // 翠贝卡虽然项目违规被记大过,但在公司大调整下,进入了业务部门并获得晋升,这也是为什么不应该因为一次记过就赌气离开,因为哪儿的公司都有问题,而变化会重新给予优秀员工新的机会。

2022-1-23 发布